这段重阳节佳话与王勃作《藤王阁序》有关。故事发生在唐高宗(李治)上元二年(675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新修缮的洪州(今南昌)滕王阁已焕然一新,时任洪州都督的阎伯玙准备在此大宴宾客,庆祝重阳佳节,同时让自己的女婿为这次滕王阁盛会作序,向客人显示其才华。
说到重阳节登高宴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自东汉以来这种节日习俗就一直很流行。皇帝和官员们也都喜欢在这一天大摆宴席,比如汉献帝重阳宴饮群臣,晋代征西大将军桓温在龙山大摆重阳宴。动乱或者灾荒年代,人们在重阳节登高避忌祈福。在社会生活渐趋安定之后,重阳节又变成了一个宴会享乐的节日。到了唐朝盛世,宴饮之风更加盛行。那么,为什么阎伯玙主办的这次滕王阁盛会就这么有名呢?
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初唐四杰”之一的青年才子王勃准备去探望被贬为交趾(今越南河内一带)县令的父亲。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途经洪州,正好赶上重阳节的这次盛会,也受到了邀请,登上了章江门外、赣江边的滕王阁。不过他却忝列末席,或许是因为在座中,他的年纪最亲,而且当时没有官职在身吧。在吃喝谈笑之间,王勃登楼远眺,心理格外惆怅。因受他杀死官奴曹达的牵连,父亲被贬谪到南荒之外,王勃内心非常羞愧和自责(详见《上百里昌言疏》)。此时的他已视宦海为畏途,远离官场,而自己满腹的学问和才情又到哪里施展呢?眼下,先去看看生活窘困的父亲,或许能够稍微平复一下内心的愧疚和不安吧。
转回到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阎都督慢慢起身,对众宾客说到:“今日盛会,正值重阳佳节,诸位都是文坛大家,难得一聚,本都督特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请各位挥毫题词,以助酒兴,也为滕王阁增光添彩。”
当地的文人墨客知道都督的用意是抬举女婿,所以都谦辞说自己才疏学浅,不敢贻笑大方。轮到末席的王勃时,他不知内情,竟然毫不客套,欣然受命为滕王阁作序。阎都督心中虽感不快,但又不便表现出来,就以更衣为借口暂时离开一下,待这位冒失的年轻人作完序再说。
阎都督派人在旁窥察,并随时禀报王勃作序的情况。过了一会儿,有人回来报告说那人下笔了,头两句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手捻胡须,不屑一顾地说:“此乃老生常谈耳”。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告说下两句是“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阎都督喝了口茶,没有表态。此时,王勃正值酒酣,心无顾及,顿感才思如泉涌,于是大笔一挥,行云流水般地将洪州的典故、重阳宴会的盛况和自己的感情都写在了纸上,洋洋洒洒一大篇,甚是畅快。当有人将王勃所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告知阎都督时,他禁不住赞叹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见五代时期王定宝所著的古代汉族文言轶事小说集《唐摭[zhí]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确实非常优美,堪称精妙,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动静相宜,冷暖交融。
当王勃将《藤王阁序》和《滕王阁诗》“顷刻而就”后,令满座大惊,赞叹不绝。当得知这位青年就是才子王勃时,宾客们纷纷围上前来,一睹才子风采。此时,阎都督的女婿见此情形,哪里还敢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作品来。
王勃的文章和诗成为此次重阳节滕王阁盛会的点睛之笔,将宴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不仅没有惹怒阎都督,反倒令他十分高兴。他亲自前来,邀请王勃到贵宾席入座。宴会结束后,还单独会见了王勃,并赠送了许多礼物。《藤王阁序》令王勃名震文坛,此次宴会也因此传出一段佳话,名垂文史。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大文学家韩愈,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他却十分赞赏王勃的这篇《藤王阁序》。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还说自己甘愿名列王勃之后,且以此为荣呢。
后人在传诵这段佳话时,还杜撰出一个神奇的故事,可以看出,王勃当时出色的表现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传说是这样的:当年九月八日,王勃乘船到马当(今‘马垱’,地处江西彭泽县境内,北临长江)的时候,遇到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此人对王勃说:“明日重阳,南昌都督要客人写《滕王阁序》,你很有文才,何不前往一展风采?”王勃说:“这里距南昌还有七百余里水路,今天已经是九月八日了,哪里来得及呀!”那位长者说:“你要是真想去,我可以做法让神风迅速将你的船送达南昌。”于是王勃登舟启程,次日清晨就抵达南昌,赶上了这场滕王阁重阳盛会。而《唐初四杰轶事》的记载则是:王勃的船停靠在马当的时候,有一老翁送给他一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通过以上传说,人们认为《滕王阁序》之所以能完成,完全是神助!然而资料记载,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曾被称为“神童”。青年时期更是才华横溢,又被称为“奇才”。他的才华除了表现在众多出色的诗文中外,还表现在他独特的写作习惯上。他不像苦吟文人那样,精心构思,反复推敲,而是先有个大略构思,然后“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那么,在这次挥笔书写滕王阁序和作诗之前,王勃应已在心中打了一篇腹稿,借着酒兴一蹴而就。这是他的才智所致,而非什么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