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阳朔福利古镇逛老街欣赏码头风光

在阳朔县城东面约八公里的漓江北岸有个福利镇,据说其中“深藏”着一个古老的圩镇,原来的街巷格局依旧,部分明清时期的建筑尚存,尤其在临江的码头上,更是汇集着古镇大部分的名胜古迹。那里有着悠久的画扇制作历史,还出现了很多“农民画家”。每年农历五月八庙会和八月十五“天灯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会在古镇如期举行。这样一个地方怎能不去看看呢?

初夏,阳朔的白玉兰已经到了盛花期,迎着香风便可找到它们。叠翠湖畔,美人树的种子已经成熟,从壳中暴出的白絮成团地吊挂在枝头。街道两边的桂花树上,深蓝的椭圆小果已经坠落了很多,给两个多月后开放的花儿们腾出地方。当然,阳光也不再如春季那般温和,变得更加炽烈,早上九点出门就要打着遮阳伞,以防晒伤。

在蟠桃路加油站后面的城西路路边等车,没过多久就来了一辆到福利镇的公交车。大约二十多分钟后,车子就把我们送到了福利镇,停在了西凤街路口。沿着西凤街向南走约五百米就进入了古镇范围。

福利古镇、福利圩

阳朔福利古镇鹦鹉山全景图片

站在鲤鱼洲上看福利古镇码头和东、西鹦鹉山

为什么福利古镇又被称为福利圩呢?据历史记载,福利古镇原址在今福利镇北面的东郎山(又称‘人仔山’、‘东人山’)南麓的人仔山村(古称东人山村)。村里有条黄道街,唐宋时期曾是富甲一方的圩市,有谚云:“头上无金钗,莫过黄道街”。宋中期,阳朔县八位进士中,七人出自黄道街莫氏,并传有“一门七进士,兄弟三登科”的佳话。

而在黄道街以南约三公里的漓江北岸一带,也就是如今古镇的所在地,唐代显庆年间(656年正月—661年二月),就已经有人居住了,因当时该地荔枝成林,村舍隐伏其中,而得名“伏荔村”。该村水路畅达,上通桂林,下连梧州,宋中期便成为古镇对外客货运输的主要码头。

明朝前期,居民开始移居伏荔村。明末清初,黄道街的圩市也迁移到了码头附近,在天后宫后面的老街建圩市,圩镇逐渐形成,名为伏荔圩,又名伏荔市(‘市’是市集的意思)、马山圩,繁盛一时,被列为明代阳朔八圩之首。1926年改圩镇名“伏荔”为“福利”,取福国利民之意。

就这样,“伏荔”先建圩,后建镇,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福利圩和福利镇,不仅接续了黄道街的经济繁荣,还传承了“人文蔚起”的民风。

福利古镇三街——老街、兴隆街和岭背街

阳朔福利古镇岭背街画扇国画店图片

可在岭背街的画扇坊和国画店内观看画扇的制作和画师作画

古镇有三条主街道,即老街、兴隆街和岭背街,象长方形的三条边与江岸合围,中间穿插着十八条小巷,如莫家巷、黎家巷等。老街通向奎星楼古城门(即西门),岭背街直抵码头上的福利市门(即南门)。如今,地面上的石板路已经变成了水泥路。

老街,原名崇福街,街道较窄,街边的个别小巷还能看到被磨砺了三百多年的青石板路。这里大部分为本地人居住的房子,其中尚存少数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简单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谈不上美观,青苔、裂缝和斑驳的墙面显露出它们古老的气质。新建的楼房夹在其中,其貌不扬。

兴隆街的居民大部分是从广东、福建、湖南、江西迁居到此的外来商贾。岭背街,原名泠背街,因旁边有条玲(泠)溪而得名,旧时外来的手艺人、艺人、打工、帮工人员多居住在这条街。

兴隆街和岭背街首尾相接,商铺和民居混杂在一起,从建筑风格和装修特点来看,都显得极其普通,没有吸引游客眼球的意思。街边营业的商铺不多,主要针对游客市场,有画扇、国画、工艺品、民族服装等,食品店和小吃店很少。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画扇坊和国画店,亲眼目睹,便知福利镇人的确擅画。

炎炎夏日,有一把扇子摇在手,便凉爽许多。于是,走进了莫氏画扇坊。店主一边给新画好的扇子装扇骨,一边介绍着架子上待售的扇子。他是个直言的实在人,看我穿着休闲装,并问明用途,便推荐了几款十元一把的缎面印花扇。选了一款喜欢的图案,拿在手上试了一下,感觉不错,就买了下来。

福利古镇的三亭——接龙桥亭(龙母亭)、奎星楼(水天一色亭)、大光亭

阳朔福利古镇龙母桥(接龙桥)图片

龙母桥下是接龙桥,龙母亭左侧是天后宫

在岭背街的南端立着一座红砖门,那就是福利市门,即福利圩的南门,门外就是福利港的码头了。门内的右侧有一座较矮的门,门额上写着“忠孝祠”三个字,从此门穿过,便可看到横跨在玲溪水口上的接龙桥亭,也叫龙母亭。

玲溪,又名泠溪,其上先后建有两座小石桥。一座为料石结构的单孔拱桥,名“龙母桥”,侧面还有一座平行相靠的石桥,名“接龙桥”,两桥桥孔上下错落呈“吕”字形,合称吕仙桥,但码头重修后,这一景观已经看不到了。亭子虽然建在龙母桥上,但也有人称其为接龙桥亭。

桥亭另一端几米外就是天后宫(又称妈祖庙)和忠孝祠。而“龙母桥”和“接龙桥”名字的由来就与这天后宫息息相关。旧时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初八两日先后举行颖考叔(公公)和妈祖(婆婆)(龙母娘娘)的游神活动,接龙母神像的当地民众届时会从此桥通过,故而得名。

阳朔福利古镇奎星楼图片

奎星楼西侧石阶下就是奎星楼码头,是停靠和乘坐竹筏的地方

走出天后宫和忠孝祠所在的这条小巷,码头最西端的奎星楼便近在眼前了。这是一座四方砖墙、青瓦屋面、飞檐翘角的重檐凉亭。亭子建在石拱门上,西面重檐之间悬挂着“奎星楼”木匾额,石门上刻着“水天一色”门额,东面门额是“蔚起人文”,石阶旁立着民国37年所刻《重修奎星楼记》碑。南、北两门外侧都镶嵌着石刻楹联。

大光亭位于码头的最东端,“大光亭”的寓意是:“倚青山临漓江,集山水之大观”,还有发扬光大福利一地人文蔚起传统的含义。它是一座八柱、八角、重檐的两层凉亭,亭外建有登亭楼梯。大光亭不仅是观景、乘凉和等待渡船的地方,也是古镇江边的一座漂亮的景观建筑。

阳朔福利(大光亭)码头图片

坐在渡船上欣赏这座福利古镇的第一座码头

眼前的这三座亭子都并非原来的模样,它们几经损毁,又几经修葺和改建才成了现在的样子,点缀着古镇的江岸,成为靓丽的门面。

福利古镇的三大码头

福利古镇位于东、西鹦鹉山之间的山坳里。漓江在古镇南面被鲤鱼洲分成两股水流,三大码头就位于那条宽度、深度和流量较小的汊河边。南门码头位于中央,东西两端分别是大光亭和奎星楼码头。

夏日正午气温升高,阳光更加烤人,南门码头的树荫下很阴凉,是乘凉的好地方,坐在石墩上稍作休息,欣赏一会儿码头风光。

根据三座码头所处的位置,我展开了想象——与老街相接的奎星楼码头旧时应该是一座民用码头,当地居民的渔船多停靠在这里;南门通向圩市,其下的码头原来可能是一座货运码头;大光亭码头与对岸的渡头村隔江相望,自然是渡船停靠的地方了。

阳朔福利古镇南门图片

与福利市门(南门)相对的就是南门码头

明朝初年,黄道街圩市迁至伏荔村后,在东鹦鹉山西南麓建起了第一座码头,俗称老码头,1928年在码头上建大光亭后,又称大光亭码头。大光亭码头为福利港至今唯一仍在使用的客运码头,又称福利码头。后来又在其北侧的漓江汊河东岸相继建成了南门码头和奎星楼码头。

南门码头俗称三姑石码头,因其上有三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三姑石”而得名。据说此三石是阳朔名胜之一,但我觉得它们没什么特别之处,既不美观,而且以石击之,并非传说的那么神奇——铿锵有声,与金钟无异,只在左边最小的那块石头的最薄处敲出点儿回音。

因河道淤塞,南门码头和奎星楼码头已不能使用,又因码头不通汽车,其货运的功能也失去了。如今仅作为阳朔漓江下游竹筏漂流的中转码头以及圩船码头和横水渡码头。而东鹦鹉山西麓的那个小码头也只剩下石阶在诉说着它曾经的存在。

赏码头全景和山水风光

欣赏完古镇的人文景观,贪婪的我还想尽览它的自然风光。于是登上东鹦鹉山,踏上鲤鱼洲,高瞻远瞩,一饱眼福。

站在东鹦鹉山老虎石右侧的悬崖边,看一看西面朦胧的远山,那右岸的香炉和左岸的东华从这个角度看更加形象。从阳朔蜿蜒而下的漓江在鲤鱼洲头分开又在脚下汇合,被翠竹包围的沙洲中间竟然还有一大片田野。

阳朔福利古镇鲤鱼洲全景图片

竹筏从鲤鱼洲尾的汊河口出向上游漂流

站在鲤鱼洲上,目光横扫古镇左右,只见福利圩西北侧有只“鱼钩”状的石山,那就是仙人山。而鹦鹉山并不像鹦鹉,难怪当地人习惯称它们为右山和左山。山坳里,古镇深藏其中,码头临江横卧。

沙洲上,黄的、白的、紫的野花盛开着,水牛卧在汊河里避暑。河边,老汉钓鱼,大婶洗衣,小孩子在玩耍。白鹭展翅掠过悬崖,渡船和竹筏在江上各行其道······(羽翯 2017年5月22日初游 5月30日再游)

附注:

  • 到福利镇的公交车票价为每人三元,可以到阳朔汽车北站的始发站乘车,也可以在城西路或阳朔大桥桥头等车;
  • 大光亭码头的渡船是义渡,是为当地居民出行提供方便,象征意义收取一点费用,每人一元,而外地游客每人收费两元,可以理解;
  • 从福利码头坐竹筏漂流到阳朔的价格是每人120元,可游览完古镇后从水路回阳朔县城;
  • 渡头村没有到县城的公交车,徒步回去要走十公里多,虽然路线较长,但风景不错,沿途车少,十分幽静。
  • 明代阳朔八圩是(括号内为现在的名字及所在地):伏荔(福利)、胡桃(葡萄)、历寺(高天镇历村)、都乐(阳朔镇矮山村)、吕家(据传在今兴坪镇东侧新圩上)、邓村(据传在今高田镇龙潭村委邓家嵅村)、黄宿(今属临桂县辖)、陵陂(今葡萄镇陵陂村)——根据《桂林郡志》第七卷《圩市》中的记载。
相关文章:
One Comment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