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从川西的深山而来,汇集无数涓涓细流来到玉垒山边。曾经,它自由来去,肆意流淌,不知道想要和它分享这片土地的人的苦处,而人也不知这水的脾气。直到李冰设计并带领民众建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人们才开始懂得与它和谐相处的办法,并世代相承,从岷江的上游直至汇入长江,帮助它完成“利川中万物”的使命。
曾经,一遍又一遍地从文字和影像上了解都江堰,一次又一次有了说走就走的冲动,然而每次都因种种不得已的理由而未能成行。这次在成都过年,一身轻松的我终于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拜水都江堰”,亲眼目睹岷江治水的关键——都江堰水利工程,摸清它的来龙去脉,才能感叹它的神奇和伟大之处。
正月初六,从成都北站乘坐动车约40分钟就抵达都江堰市。这里较成都市区冷些,天空同样阴沉沉、雾蒙蒙的,好在空气清新得多,不用再带着憋气的口罩了。
本以为可以随时随意地在江边散散步,或爬到山顶远眺,慢慢游览并了解这个地方,却不知道如今的离堆公园、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玉垒山的大部分都被围了起来,变成了一个大景区,必须买门票才能进去参观游览。好吧,那就带着耐走的双脚,携带足够的干粮和水出发吧。
在被称为都江堰之前,它有很多名字,氐羌人称其为“湔【jiān】堋【péng】”,三国蜀汉时期,称“都安堰”或“金堤”,唐代改称“楗【jiàn】尾堰”,而这些都指的是灌口处的这一部分。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统称为“都江堰”。
工程中最吸引人的当属宝瓶口、飞沙堰和分水鱼嘴了,它们在疏导岷江水和防洪抗旱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又是怎样的状况呢?从南门穿过离堆公园,便可一一游览这几个地方。
公园中间有一条宽阔的直道,名为“堰功道”,其左接清溪,右傍花洲,尽头便是离堆上的伏龙观。道边立有十二尊治水先贤和功臣的青铜雕像,观中供有李冰和堰工石像,以表后世子孙对他们的纪念和感恩。饮水思源,安居在这片沃土上的川中人民怎可忘记?
宝瓶口和离堆
伏龙观右侧便是内江进水的咽喉——宝瓶口,因其形似瓶口且功能奇特而得名。岸边有段花洲栈道,那里可细观水入宝瓶口的情形。只见清澈的江水挤过“瓶口”时卷起层层银波,绿水拍岸,泛起如雪浪花,难怪古人会给这片观景之地一个“花洲”的雅名。
宝瓶口处没有闸门,但它却起着节水闸的作用。入口旁立着水尺和古水则,可测量这里的水位,灌区人民据此及时掌握都江堰水情,以便正确运用水资源。
站在离堆之上却难见它的全貌,于是从伏龙观的左侧绕行,再过一条索桥,来到人字堤上,站在北端碑亭前的栏杆旁,宝瓶口和离堆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离堆下有深潭,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
说起这“离堆”,它本与玉垒山相连,为了引水向东流,李冰父子带领当地民众凿山开渠。他们用火烧石,令岩石爆裂后再凿,花了数年,终于将其凿穿,才有了眼前的宝瓶口。而这脱离玉垒山的小山包就被称为“离堆”。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后,离堆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这项工程既可疏导江水防涝,又可引水防旱。
飞沙堰和人字堤
从离堆到人字堤,从人字堤到金刚堤之间各有一条与外江连通的溢洪孔道。冬季水少,眼前的江水并没有漫过这里。然而到了夏季水量大的时候,它们就成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溢洪道(又称‘泄洪道’)。
溢洪道前修有弯道,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人字堤和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较大的石头都会被抛过溢洪道,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名“飞沙堰”。
金刚堤和安澜索桥
走过飞沙堰,脚踏金刚堤,左侧路边绿树成荫,右侧江水清明透彻,对岸玉垒山上郁郁葱葱,二王庙掩映其中,秦堰阁矗立在高处的山角,真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好地方。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安澜索桥附近,这边的游人更多。桥上系着一朵朵鲜艳的大红绸花,把索桥打扮得非常喜庆,格外醒目。桥上挤满了人,摇摇晃晃地南来北往。等看完鱼嘴,再过这桥,登上对岸的秦堰阁,就可以俯瞰整个都江堰。
分水鱼嘴和节水闸
终于来到了分水鱼嘴旁,只见游客们挤在栏杆旁张望、拍照,忙得不亦乐乎。而正对鱼嘴上方的栏杆边已经没有空隙可钻了,我们便走到左侧的节水闸处,从侧面观看鱼嘴,而这边却是一个更佳的观赏角度。
瞧那分水鱼嘴,其外形果如其名,像个半露出水面的大鱼嘴巴,堤上的高台则像鱼头。“鱼嘴”前窄后宽,前端略低,呈弧形,后部略高,呈拱形。据说,起初这个鱼嘴是用石块砌成石埂而成,眼前的这个则是用混凝土修筑的,更加牢固。
就是这么一个“鱼嘴”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左为外江,右为内江。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从成都西侧向南流然后汇入长江。内江水的一部分向东流入沱江,由沱江带入长江,另一部分绕过成都后再与外江汇合,经宜宾与长江交汇。
岷江水出都江堰之后,两江之水都被分成了若干更小的干渠,在成都平原上铺成一张放射状的水网。不过,分流之后的内外江干流、干渠不再被称为“岷江”,直到在新津、彭山水网汇合到一起以后,才又恢复了“岷江”之名。
不仅每条分支有各自的名字,比如外江分出的金马河、羊马江、黑石河,内江分出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就连同一条河的不同段也有各自的名字,比如由走马河分出的一支干渠,前段称为徐堰河,后段名为府河,也叫锦江。
这个季节岷江水量小,水闸是关闭的,江水被拦截在水闸前,大部分从鱼嘴前分流至内江中,小部分从水闸左侧的水道中流向青城山方向。据说李冰当时的设计并非如此,这条水道是后来开挖出来的。那么,古时候没有节水闸门,水又是怎么乖乖地流入内江的呢?
原来,李冰在设计都江堰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带领人们深淘内江河床,使内江变得窄而深,外江宽而浅,在枯水季节,60%的江水流入地势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用水,而当洪水来临,内江溢出的江水又会从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李冰留下治水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那么到底要淘多深呢?为了确定这个标准,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在内江“凤栖窝”处至今仍埋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注:离堆古园内的四根卧铁是复制品)
通过深淘滩,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过水断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河床安全地通过比较大的洪水量。可见当时人们对流量和过水断面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用。这种数量关系,正是现代流量公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既遭受了损毁,也经受住了考验。沿着最初的设计思路,后来者不断加固、维修、扩建和改造它,才有了眼前这个更加稳固,结构更加完善,效益也更加显著的水利工程体系。
至此,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参观完了,脑海里有了一张明晰的图画,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并思考着自然与人的关系。站在水闸前的堤坝上,西望那一身秀色的岷江水出幽谷而来。水道蜿蜒,如舞动的青衣长袖。水声潺潺,如母亲在轻声哼唱着摇篮曲。美景之前,感慨万千,人与自然长久和谐该有多好!(游览时间:2017年02月04日)
附注:
-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内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 花洲,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建,后来被毁。清彭洵《灌记初稿》:“宝瓶口外,浪花如雪,银山倒卷者为花洲。”1992年,恢复重建“花洲榭”。旋更名“花洲栈道”。
- 在景区门口购票的价格是90元一张,在驴妈妈网站只需83元一张,提前一天预定,然后到门口取票即可。
都江堰游记写得细腻,图文并茂。老人残人共享两千年前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