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的风俗

“集”就是“集市”、“市集”的简称。自古以来就有了集,它是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交换的需要自然产生的。集市,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特定的日期和地点,小商贩聚集在一起出售货物的露天广场。

箩筐、簸箕、铁锹把、背篓等都是村民自己手工制作的。有的外地客也会买上一个背篓,穿着水桶裤或东巴裤和葛布鞋,一副入乡随俗的样子。

箩筐、簸箕、铁锹把、背篓等都是村民自己手工制作的。有的外地客也会买上一个背篓,穿着水桶裤或东巴裤和葛布鞋,一副入乡随俗的样子。

各地对这种民间商业活动的叫法不同,比如北方地区一般通称为“集”,而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则分别称为“场”、“街”、“墟(圩)”等。虽然如今不乏高档和舒适的购物场所,但露天集市仍然保留了下来,除了价格低的原因,还因为逛集市早已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赶集则是逛集市这种风俗中的一种。如今在偏远的山区、农村或城乡交界处仍然很盛行。“赶集”是山东一带的叫法,云贵川一带称之为“赶场”或“赶街”,湘赣地区称为“赶墟”,湘桂粤一带称为“赶闹子”,客家人则叫赴圩。在客家人的口语中,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圩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办事,就叫赴圩。虽然叫法不同,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赶”。是因为这种集市一般时间较短,多者不过一天,少则半天,甚至半个时辰,所以要赶紧去交易,晚了就赶不上啦!

云南沙溪古镇上的集市

云南沙溪古镇,住在山上的彝族妇女背着背篓下山赶集。

赶集的日期一般按阴历(农历)来定,具体的时间和周期各地不同。比如云南大理三月街是每月的初二开始,每隔七天一次;青岛惜福镇大集是每月农历逢二和七,每隔五天一次。

一般来说,赶集的周期与当地的人口密度有关,人口密集的地方周期较短,人口稀疏的地方周期较长。赶集的地点一般选在交通较为方便的乡镇的露天场地或者街边。

赶集的商贩有些是职业的,他们要么有自己的店铺或摊位,要么专门到各个集市上贩卖商品。而有的则是附近的村民,他们把自己多余的农副产品或者专门制作的手工制品带到这里来卖,贴补家用。还有一些是处理闲置物品的或其他什么原因需要到集市上交易的人。

大理三月街出售的很多农产品都是村民自己种的,每到赶集的日子就运到这里来卖。红皮土豆、芋头、山药、绿豆、瓜果等品种很多,但数量不多,卖完即止。

大理三月街出售的很多农产品都是村民自己种的,每到赶集的日子就运到这里来卖。红皮土豆、芋头、山药、绿豆、瓜果等品种很多,但数量不多,卖完即止。

集市上出售的商品并非都是低档产品,偶尔也能淘到一些性价比较高的东西,就看各人的眼光了。另外,一些季节性很强或数量有限的特色商品也可以在集市上碰到,就看你的运气了,比如山鸡、野兔、乔木茶等。当然,良莠不齐也挺考验人的辨别能力的。

青岛的山药蛋糖葫芦图片

虽然在很多城市都可以买到糖葫芦,没什么稀罕的,但青岛的山药蛋糖葫芦却不多见,口感粉粉的,还有点拔丝土豆的味道。

至于赶集的乐趣嘛,我不想用太多的形容词来表达,你且看———城里人开车跑十几、二十公里来赶集;老年人挤着公交车来赶集;年轻人穿着时髦的衣服也来凑热闹;妈妈们推着婴儿车来买东西······价格是比超市便宜,但也比超市拥挤杂乱呀!商品种类是很多,超市里也不少呀!但这里有童年的记忆,带着泥土的蔬菜,难得一见的老物件,还有操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吆喝声:红富士苹果便宜了哈,十五两袋儿,贼甜,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