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曼听公园即曼听御花园,其前身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傣族人民习惯称其为“春欢”,意思是灵魂之园。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故事。
每天中午11点钟,在曼听公园的赞哈亭里都有一场歌舞演出,所表演的就是关于这个灵魂之园由来的故事。在金碧辉煌的舞台上,傣族歌手用“赞哈”的演唱形式表演,音调虽然简单,但声音委婉动听。傣族姑娘们穿戴着鲜艳的服饰,打着美丽的花伞翩翩起舞,婀娜多姿。
在亭子的左侧有个广告栏,里面张贴着关于这个故事的文字介绍,对于听不懂傣族语言的观众,事先看一下会很有帮助。演员们不仅通过歌声,也用肢体语言在讲述着这个故事,即便听不懂傣语,也容易看明白故事的大致内容,还能展开想象,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在跟着我的镜头一起“观看表演”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赞哈”。它产生于公元11世纪傣族部落首领叭真在澜沧江边建立景龙金殿国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傣族文化的兴旺而得到发展,逐渐成为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
赞哈既是傣族民间歌手的称谓,也指傣族曲种,即傣族民歌表演形式之一。“赞”是“会、能、善于”的意思,“哈”是“唱歌”的意思。“赞哈”直译为“能歌善唱者”,意译为“歌手”,是一种专业的民间歌唱艺人。作为民歌表演形式,赞哈灵活而简便,一人一笛,或两人对唱,随时随地可以演唱。演唱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被称为“傣族生活中的盐巴”。
赞哈不仅在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在德宠傣族地区也一样(德宠傣族称赞哈为“哈鸾哄”或“喊门当”)。同时,在缅甸、老挝、泰国的傣族地区也很盛行。傣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形象而又深刻的话:“在傣家人的生活中没有赞哈,就象菜里没放盐巴”。由此可见,傣族群众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赞哈,并把它当做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并成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赞哈的传统曲目多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艺人即兴编唱的猎歌、酒歌,如《贺新房》﹑《恒勐拉》﹑《帕召列罗》﹑《召树屯》﹑《召相勐》﹑《四棵缅桂》﹑《兰戛西贺》、《四棵缅桂花》、《哈路教》等;新编曲目为《流沙河之歌》、《彩虹》等。
在“春欢”的故事中演唱者为扮演召片领和王妃的演员,中间还有扮演巫师、下属和花朵的演员们做配角协同演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据说一千多年前,这里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有个王妃名叫喃什哩,最受宠爱。有一天她到御花园游园,园子里的美丽景色令她着了迷,竟有些恋恋不舍。
回到寝宫后,王妃就莫名其妙地病倒了,又查不出生的是什么病,这可急坏了召片领。
医生束手无策,召片领就派人将国内最有名望的巫师请来,看他有没有办法。巫师经过一番占卜之后告诉召片领:王妃并未生病,而是上次去御花园游园时魂魄被困在了那里。
于是,召片领就带着王妃和巫师来到御花园,准备为王妃招魂。没想到的是,王妃一进入御花园病就好了,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似的,神清气爽,容光焕发。
看到她恢复了健康,召片领也非常高兴,于是和王妃一起愉快地游园。后来,这个御花园就有了一个好听的新名字——春欢。
看完“春欢”的故事,除了被故事所吸引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美丽、惊艳。那么多艳丽的色彩集中在一个舞台上却并不显得杂乱,看来傣族确是一个热爱自然,尤其是鲜花的民族,很擅长从自然界提取美丽的元素。他们淋漓尽致地使用着这些色彩和元素,装点着自己和环境,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