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浙江路的天主教堂和修道院

在青岛湾栈桥的北面,中山路(西)、曲阜路(南)、德县路(北)相接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浙江路从南至北直插其中。这里的地势略高,有个约四百平米的的广场,其东北面的正中间就是青岛浙江路天主教堂。圣言会青岛会馆旧址和圣心修道院旧址就在天主教堂的两侧,像一对展开的翅膀。

本文所介绍的天主教堂并非单指圣弥爱尔大教堂,也包括其两侧的这两座建筑。因为,不管面积大小,它们曾经都具有天主教教堂的功能,都是天主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而且几栋建筑连成一片,相互映衬,成为一道建筑景观,所以在此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

青岛浙江路天主教堂图片1

站在青岛市浙江路与曲阜路交界口,能清晰地看见天主教堂及其塔尖的十字架,还有右侧的圣言会会馆的青色塔顶。

从建造时间来看,虽然天主教堂比圣言会青岛会馆和圣心修道院晚了三十多年,但实际上天主教堂在德国占领时期就已经开始筹划了,只是出现了意外而延迟建造(后面将详细介绍)。

据资料记载,圣言会会馆可容纳三百人的小教堂曾是天主教教徒做弥撒的主要场所。而其对面的圣心修道院不仅是修女院,还是欧洲人子女(1922年开始招收中国富家女学生)的幼稚园和寄宿学院。在当时人人都以能送女儿到此学习而引以为荣,这在当时代表了地位和荣耀。

回顾历史,当初德国人建造这几座天主教设施的目的是为德国人、欧洲人服务,而不是单纯出于传播宗教信仰的考虑。

在德国占领期间,中山路分南北两段,南段是欧人居住区,叫弗里德里希街,北段是大马路(1922年称‘山东路’,1929年改为‘中山路’),是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这几座建筑就在德县路以南。

从天主教的教义来看,是不分人种和国际的,教堂是传播真善美的地方。只是当初狭隘和别有用心的德国人把它变成了私人会所,还干了一些与神圣背道而驰的事情。

如今,它们成为具有文物价值的艺术品,是青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建筑,吸引着游客来观赏和拍照留念。虽然它们身上的无形印记总能勾起人们对那段耻辱和痛心历史的回顾,但作为功能性建筑,它们是凝聚着中国人血汗的资产,仍然可以为我们所用。

圣言会青岛会馆图片2

三座天主教建筑像展开的翅膀,将广场环抱在内。这里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瞧这一对对幸福的新人。

经修缮后,天主教堂仍然是天主教徒做弥撒的地方,另外两座则改变了用途,成了办公场所。而门前的广场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宽敞的活动场地,是散步、乘凉、发呆、拍婚纱照等的好去处。我想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漂亮、美观的建筑;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在教堂这种特定功能的建筑面前,自然会畅想和祈祷美好,这就是千百年来,善良的人们赋予它的灵魂。

从建筑风格来看,设计师的出发点是单纯的,他们设计的是一件能够使用的艺术品,同时,这些外国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欣赏和友好也是清晰可见的,比如其中融入的中国建筑元素——青砖和清水墙。那么,我们也从建筑本身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作品吧。

一、青岛浙江路天主教堂(旧称圣弥爱尔大教堂)

青岛浙江路天主教堂图片2

青岛浙江路天主教堂正门前的两个高耸的塔楼。

1、建筑时间、设计师和设计风格

  • 建于1932年-1934年;
  • 设计师为德国人毕娄哈;
  •  典型的哥特式天主教堂。

注:哥特式也是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建造教堂时的唯一选择。相较同为哥特式的德国美因茨大教堂、特里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等世界一等一的天主教堂而言,青岛浙江路天主教堂就简陋得多,是当时资金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性所导致的结果。

2、面积、结构和特点

  • 占地114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01.54平方米;
  •  建筑平面呈十字形,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座北向南,屋顶覆盖舌头红瓦,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
  •  教堂主体两翼各耸立一座尖塔,塔身高56米,红瓦覆盖的锥形塔尖上各竖立一个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悬有四口大钟,一但钟乐鸣奏,声传数里之外。
  • 进入教堂,是一个高达18米,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窗户为半圆拱形,大门上方有一个巨大的玫瑰窗,东西两侧设有走廊,后面设有两个大祭台和四个小祭台,厅的穹顶绘以圣象壁画。

3、历史背景

在德占时期,德国人就在谋划筹建两座教堂,分别位于当时德国胶澳总督府的东西两面,一座为路德宗教堂,一座就是天主教教堂。但他们没料到会于1914年败给日本人,不得不撤离且搁置这个计划。

在日本人归还青岛主权的1922年至1938年间(中华民国时期)的1932年,德国人终于开始建造圣弥爱尔大教堂,并于1934年竣工。拟建的天主教堂应高百米,因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该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才建成现在的规模。

那么,他们是出于什么意图又启动计划了呢?为什么恰好处在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上台(1933年1月)开始法西斯独裁的时间呢?当初德国与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就是为了长期霸占青岛乃至整个山东,或许他们还没有死心吧。

4、维修与使用

  • 文革时,教堂受到严重破坏;
  • 1981年4月恢复使用,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99年5月1日修复对外开放。
  •  2006年5月2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整修一新的天主教堂作为青岛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不仅恢复了宗教活动,而且作为一座优秀的建筑文物对游客开放。

5、开放时间

如今,教堂每天都会在弥撒时间后开放,每人收费10元。携带某些证件(例如学生证等)可半价。(平时每天早6点平日弥撒,周日8点-9点主日弥撒。)

二、圣言会青岛会馆旧址(又叫‘天主堂圣言会’)

圣言会青岛会馆图片1

圣言会青岛会馆的南侧塔楼的顶部没有十字架,北部则有,不知为何?

1、建筑时间、设计师和设计风格

  • 建造于1899-1902年,(处于德国占领期间<1897年11月14日至1914年11月7日>);
  • 设计者一说是建筑师贝尔纳茨,一说是神甫白明德,或者是两者一起设计的;
  • 一层采用中国特色的清水砖墙,二楼为欧式风格,还有巴洛克时期的山墙。

2、结构和特点

  • 圣言会会馆的南北两侧位于道路交汇处,分别建有一个造型各异的塔楼,北侧的塔楼尖顶有十字架,南侧的则没有;
  • 外墙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的青砖、红瓦,一层的清水墙采用了中式的灰砖砌筑,二层的风格则是纯欧式的;
  • 主入口设在建筑的南侧,建筑内有可容纳300人的小教堂和小型祷告室,还有一个用来印制圣经教义的印刷所,二层曾是白明德神甫的住所和其他房间,内院有一个精巧的小花园。

3、历史背景

在德国占领胶州之前的1870年代,西方各国在华的教会组织均由法国提供所谓的庇护。1875年,以阿诺德·严森为首的部分德国天主教徒,摆脱了法国对欧洲天主教事务的控制,于荷兰纽斯河畔的斯泰尔成立了旨在培养海外传教士为目标的天主教斯泰尔修会。

1879年,斯泰尔修会开始派遣人员前往中国,其中有一个叫作约翰·巴普提斯特·安泽尔的28岁的年轻神甫,就是那个披着神甫的外衣,却建议德国政府强占青岛的安治泰。

1881年,经罗马教廷批准,方济各会把山东南部的教务管理权交给了斯泰尔修会。1897年11月1日,著名的“曹州教案”发生之后,正在柏林的安治泰立即向德国政府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占领胶州湾。11月14日,德国远东舰队便占领了胶州。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割让胶州湾的《胶澳租借条约》在北京签订。 伴随着德国在胶州湾殖民统治的开始,圣言会也开始在胶澳设立教区。1898年,圣言会获得了胶澳总督府拨付的约3万平方米的土地,这块地皮在靠近大鲍岛华人街区一处高地上。随后,安治泰委派的神甫白明德在此建造了一座简易小教堂,开始接纳前来的天主教徒。

4、维修与使用

  • 1914年日德战争中,会馆教堂成了战时医院,后期在小教堂北面建了明德学校,即今天的德县路小学;
  • 在日本围困青岛期间,曾暂时充作总督府卫戍医院的病房。
  • 1934年圣弥爱尔大教堂建成后,原来的会馆教堂成为明德学校的礼堂;
  • 解放后,圣言会会馆曾作为宗教局的办公楼和金鲁公寓;
  • 现在作为公安局市南交警大队、德县路小学的办公楼。

三、圣心修道院旧址(也称爱道院/圣神院/圣灵女修道院)

青岛圣心修道院图片

圣心修道院旧址在天主教堂的西面,浙江路与肥城路交界的地方。

1、建筑时间、设计师和设计风格

  • 建于1901-1902年(处于德国占领期间);
    注:1901年,德籍神甫白明德在不来梅路购地46.2亩,就是现在的浙江路与肥城路交汇处,修建了这座圣神院。
  • 由慕尼黑建筑工程师贝尔纳茨设计;
  • 梁柱具有典型的德国南部建筑风格,角楼为巴洛克风格。

2、面积、结构和特点

  • 占地面积20968.1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6平方米;
  • 砖石结构,花岗岩墙基,建筑平面呈马蹄形,屋面为红牛舌瓦,内侧为封闭长廊,大拱形窗,室内木板地,梁柱均采用美国红松制作,具有典型的德国南部建筑风格,东南角为青岛早期建筑中常见的阶形山花装饰墙,左右是对称的巴洛克式塔楼;
  • 修道院内有小教堂,名为天主圣心堂,另有教室、餐厅、厨房和大小寝室,二楼设有20扇窗户的走廊,楼内设有壁炉,冬天可将热气送到房间里的每个角落。

3、历史背景

参看圣言会青岛会馆的历史背景

4、维修与使用

初建时为二层,1928年加盖为三层,并将塔楼拆除,现在的塔楼是前几年复建的。

虽说这里是修女院,其实也是一处欧洲人寄宿学院,附设幼儿园,教学受德国总督府监督,由修女任教。初期只招收德国女孩,总督府给予补助。1914年以后完全由天主教会出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包括英美等国。

1922年开始招收中国富家女学生。课程设宗教、德语、法语、英语、汉语言文学、算术、地理、历史、自然科学、制图、绘画、家政、女子手工艺、音乐、雕塑等,用德语教学,注重宗教知识和语言教育以及上层社会女子应有的知识技能的培养。

抗战胜利以后,学校虽然继续开办,但学生已经很少,多为美国海军军官的女子。1950年该学校停办,后来就长期作为山东省仪表研究所,其中的小教堂也成为职工开会联欢用的礼堂。

小贴士

  • 哥特式天主教堂通常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正门两侧必各有一座高高的钟楼,即双钟楼形式;第二,教堂的正厅一定是十字形。不论具体样式如何,这两条构造的基本准则是哥特式天主教堂都符合的,还有一个建筑特点是这类教堂普遍采用高拱顶和大拱窗的样式,既便于采光,也显得宏伟辉煌,这跟哥特式之前的城堡一样封闭且低矮的罗马式教堂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德国的美因茨大教堂、特里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外,法国的沙特尔大教堂、兰斯大教堂、亚眠大教堂都是标准的哥特式。
  • 清水墙分为清水砖墙和清水混凝土墙。一般来讲是指只有结构部分,不做任何装饰的墙面,也就是不抹灰的墙叫清水墙,反之墙面抹灰的墙叫混水墙。清水砌筑砖墙,对砖的要求极高。首先砖的大小要均匀,棱角要分明,色泽要有质感。这种砖要定制,价钱是普通砖的5~10倍。其次,砌筑工艺十分讲究,灰缝要一致,阴阳角要锯砖磨边,接槎要严密和美感,门窗洞口要用拱、花等等工艺。单面清水墙就是内侧或墙外侧有一面是上述工艺,另一面有涂料喷刷,或者水泥抹平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