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曲阜看孔府孔庙开城仪式

2016年5月29日,我们坐了7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曲阜——这个仰慕很久的地方。然而,空气不太好,一下车就打了好几个喷嚏。天空灰蒙蒙的,我开始担心,如果未来的行程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我的鼻子就惨了。

网上预定的宾馆在曲阜师范大学东门附近,很容易找。凑巧的是,在火车上,坐在我们对面的小姑娘正好就是曲师大的学生。她不仅可以带路,还告诉我们孔府孔庙的开城仪式值得一看。另外,她还告诉我们,学校教师餐厅的饭菜味道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入住宾馆之后,稍作休息,我们就到那里吃了一顿晚餐,感觉不错。顺便游览了一下绿树成荫的校园,感受了一下书香气息。

30日清晨5点多,我们就迫不及待地退房出门了。一是因为宾馆的小房间实在是憋得慌,二则因为忘了问开城时间了,怕错过,就得早点出门。

夏天,山东的天不到5点就亮了,5点多太阳就露出了大红脸。而今天,曲阜仍然雾霾严重,以致于直视那火辣的朝阳都不刺眼。

曲阜的朝阳图片

雾霾天,曲阜的朝阳也显得没精打采的。

第一班公交车要6点半才到,我们只能在车站上晃。后来,决定先去吃点儿早点再去孔府。一位白发苍苍的当地老奶奶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还问我们去哪里,该怎么坐车,附近哪里有早餐等等。于是,我们快步走向那条小巷里吃了碗拉面。

到了孔府、孔庙的城门外,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开城仪式8点钟准时举行,还要等一个多小时。看看附近,古香古色的建筑、护城河、垂杨柳还不错,而且东西侧门是开着的,不如先去那里面逛一逛。

孔府孔庙护城河图片

曲阜孔府孔庙城外的护城河,水挺清的。

走进去一看,原来是景点的商业街,店铺还没开门。不过,拍拍钟楼、牌坊、城楼、石雕等还是可以打发一些时间的,而且它们身上的故事也值得了解一下:

德侔天地坊(东)和道冠古今坊(西)

两座木牌坊都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德侔天地”即赞美孔子“德与天地齐”。此坊在孔庙第一院的左侧,“道冠古今”坊在孔庙第一院右侧,两坊相对。“道冠古今”是说孔子是中国古今道德的模范。

孔庙德侔天地坊图片

孔庙东侧的德侔天地坊前的两棵树以前是绿油油的,如今左边的枯死了,右边的也只剩下一半还活着。

孔庙德冠古今坊图片

孔庙西侧的道冠古今坊

钟楼

位于阙里中部,西接孔庙东南角楼。关于阙里钟楼的记载始见于明弘治修庙之后李东阳所撰的《重修阙里庙图序》,清初已废。如今悬钟的地方本来是金代孔子后裔出入庙宅的外门。清初改名为“端门”,根据汉儒神化孔子西狩获麟“天下血书鲁端门”而命名。钟楼内有铜、铁钟各一口,供报时使用。铜钟为明嘉靖元年(1522年)山东巡抚陈凤梧造。

曲阜孔庙钟楼图片

曲阜孔庙东街的钟楼

阙里

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母亲颜征在便带着孔子离开了陬,来到曲阜阙里定居下来。阙里现位于孔庙东墙之外,北头正对着孔子故宅。如今,当地人称步行街,因位于旅游区内,街边开满了卖纪念品的小商铺。因为是孔子的故居所在地,阙里早已成为曲阜的代名词。

孔子去世以后至宋代以前,长子长孙依庙居于阙里故宅,看管孔子遗物,奉祀孔子,称“袭封宅”,起初的故宅是很简陋的。历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

孔庙阙里图片

孔庙东街的阙里坊,看其图案颜色,典型的清代风格。

孔府

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代中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孔子嫡长子原住阙里被称为“袭封宅”的故宅,宋宝元年间另建新的府第,封衍圣公后,始改称衍圣公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敕命于故宅东重建府第,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再次扩建,嘉靖时重修,经明清历次维修扩建,遂具现在的规模。

孔庙

是祭祀孔子和表彰儒学的庙宇。曲阜孔庙始建于周,完成于明清时期,是世界上两千余座孔庙中最大的一座。

在我国,孔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朝廷建立的,设在国子监(太学)内,地方上则设在州学、(郡)县学中,是官方祭祀孔子的地方。第二类是民间建立的孔庙,广布于全国各地,以及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朝鲜、东南亚。上述两类孔庙,俗称文庙。第三类就是孔子世家的家庙,或称“宗庙”,是孔子后裔奉祀孔子等列祖列宗的地方。普天之下,家庙只有两座,一座在山东曲阜,一座在浙江衢州。

关于“万仞宫墙”

在孔府、孔庙城门门额上的“万仞宫墙”,据说其语出自孔子学生子贡的一段话:“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见《论语·子张》之二十三)

孔府孔庙城墙图片

曲阜孔府孔庙的“万仞宫墙”

同样是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子贡用“数仞”且用“得其门者或寡矣”来表示可以超越的人不多,而不是没有,留有余地。这里却用“万仞”,显然有点儿夸张。如果把人们引向对神话了的孔子的个人崇拜,而忽略了其最具价值的哲学理论等文化遗产,就得不偿失了。孔子他老人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孔府开城仪式图片1

晨钟响后,孔府开城仪式的表演也开始了。

快8点了,我们赶快回到正门,在广场划红线的东面站定,等待着······此时,才注意到正门城墙上:东边一口钟,西边一面鼓,这就是“晨钟暮鼓”吗?据查,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不过,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汉蔡邕撰《独断》记: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从开城仪式可知,这里沿袭的是唐代的方式。

“晨钟暮鼓”或“暮鼓晨钟”也指佛教规矩,寺庙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孔府开城、关城仪式中使用它们或许只是报时,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开城门的时间终于临近了,只见穿着蓝色古代官服的城门官,身后跟着七个人,有节奏地敲着锣鼓,吹着唢呐,从神道正对着城门走来,并在城门外一字排开。晨钟敲响了,一声一声,很响亮。紧接着,城门官宣布:“开城门”。城门一开,演员们从里面出来,各就各位,开始以舞蹈的形式给来宾表演“六艺”。

孔府开城仪式2

孔府开城仪式,演员出场,开始表演六艺。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是周代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从今天的表演来看,指的是前者。

孔府开城仪式3

演员表演六艺中的“射”艺

表演的最后,古装美女们站在城门两侧,手里持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买了门票的游客就可以进城游览了。

孔府开城仪式4

演出结束后,演员展开《论语》首篇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夹道欢迎游客进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