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宜良水柿子

秋分之后,天气转凉,也是各种时令水果争相上市的时候。它们有的爽脆,有的绵软,有的多汁如蜜,有的酸甜开胃。瞧——红彤彤的苹果、颗粒饱满的石榴、半青半红的小枣、满脸麻子的大雪梨······而今天,我就品尝到了无比美味的水柿子。

初到弥勒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翻看一些介绍弥勒的书籍,其中有一本是郭五一的《云南走笔》,记得他在书上提到过一种叫做“水柿子”的水果,非常好吃。当时我一边根据他的描述,一边想像着水柿子的美味,虽不至于垂涎三尺,也忍不住咽了几口。之后,每当买水果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搜寻一下,直到今天早上,在超市水果区的一个小竹篮里,发现了它。

宜良水柿子图片

在网上搜不到宜良水柿子的相关信息,可见它不算知名,但它确实很好吃,这才是关键。当然,这么娇嫩的水果,运输不易,也只能就近吃了。

只见,一个个小圆果子挤在一个小竹篮里,颜色类似红番茄,个头却又小得多,大概比乒乓球略大些,水灵灵的,上面依稀有点儿柿霜。对于柿子这种水果,我本不以为然,脆的、软的都吃过不少,比如在云南大理就吃过一种非常好吃的甜脆柿子。初见这些小柿子时,只是觉得它们的样子挺惹人爱的,而当我看见价格牌上的“水柿子”三个字的时候,一下觉得它们变得更可爱了,是隐隐约约的香甜记忆在作祟,但事实上,这种味道并不确切,是一种味觉渴望出来的幻想。好了,别啰嗦了,赶快买几个尝尝。

当我伸出手指去捏的时候,发现这小红果子是那么柔软,没用多大劲,上面就凹下去了,留下几个手指印。它们的皮也很薄,似乎碰到粗糙的东西就会破。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转移到塑料袋中,一二三四五六,就这么多,再好吃也不敢多吃,何况它们是这么的脆弱,还不知道带回家后还有完好无损的吗?

回到酒店房间后,我急于看看它们的状况,还好,只破了两个。赶快洗手,先消灭这两个。我撕下如鸡蛋膜般的薄皮,里面橙红的,晶莹的果肉似乎就有点儿不安分了,一股犹如番茄酱的果肉开始向下移动,然后,就进了我的口中。哇!甜而不腻,一点儿也不涩,口感如浓缩果汁,爽滑中带点儿沙,一下就从口腔流进咽喉。最后,一粒椭圆的扁平种子滑入口中,还包裹着一层脆脆的果肉,吃掉它后,才有了吃水果的真实感。紧接着,第二、三个水柿子争相进入了我的胃里(另外三个自然被引诱到了他的嘴里),还有点儿意犹未尽,或许这就是品尝美味的至高境界吧。

吃完之后,我在想:如果下一次再买水柿子吃,就弄一根较粗的吸管,付款之后,就可以立马吸食,那又会是怎样的感受?然而,没有了一路的等待和幻想,没有那迫不及待的心境,是否还能有那种体会,就不一定了。有时,我们收获时的美好感受与实现它的过程是密不可分的。比如,鲁迅童年和小伙伴在月夜划船去看《社戏》时,令他快乐和难忘的并不是戏台上的演出,而是绝望后的转机,是小伙伴协同划船的乐趣,是回程的那碗罗汉豆······那惊喜、自由、畅快、好奇、刺激等等叠加在一起的感受更令人难忘,也难以复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