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东岭下赏阳朔县城滨江风光

在阳朔县城的滨江路上,有两个观赏东岭风光的好地方,它们是青阳门码头和迎薰门码头。有一天,当我站在码头上观景时,看到有人在对岸的漓江边散步,这才发现那边也有一条沿江观景步道。于是,也想漫步在那东岭之下,从东岸欣赏阳朔镇的滨江风光。

今天下午,湛蓝的天空上漂浮着淡淡的白云,温度和湿度适宜,令人感到舒爽,是个户外活动的好天气。我们便带着晚餐——面包、水果和水出发了。

阳朔东岭

阳朔码头图片

站在村外的石滩上望龙脊山方向,富安码头就在那山下的临江处

东岭,位于县城东面的漓江东岸,是一个南北走向、起伏绵延约两公里的土岭,北高南低。虽然与城区只一江之隔,但这里却是阳朔镇的郊区了。

相比房屋比肩接踵的老城区,这边除了西南端有鳌头榨(窖头榨)、沈家榨、江东巷、白沙湾等居民点外,其它大部分地方覆盖在草木之下。据说,在那片绿色之中,有桃竹山村的夏橙,木山榨村的黄皮果,还有猫仔山等其他自然村种植的时令蔬菜。

和兴坪的大河背地形相似,漓江在东岭边缘也拐了一个大弯。相比之下,俗称“钱岛”的大河背可谓世界闻名,而阳朔八景之一的“东岭朝霞”就略显逊色了。毕竟“钱岛”天天见,朝霞又有几人赏呢?或许正因它不出奇,又地处郊区,所以那里的生活气息更浓,商业气息则淡了许多。

走过阳朔大桥,看到左下方的阳朔航运总公司造船厂里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焊接、装配设备,几艘即将完工的平底旅游船停靠在岸边。看来,厂里又接了大订单了。

从桥头的阶梯走下去,进入村中。由南向北的街道还比较整洁,两边坐落着一幢幢普通小楼,山墙之间靠得比较近,前后楼之间也近到可以递酱油,都在争夺有限的空间,使得本就不宽的小巷看起来更显狭窄。左侧有通往江边的小巷,拐过去,走在滨江的小路上,感觉敞亮得多了。

面江小楼的外观看来是统一设计过的,颜色、外墙装饰都相同,那种木格子镶边的式样看来是阳朔这边的特色。这边的很多小楼都建有半露在地面的地下室,用以放工具和杂物,也可使一楼防潮。农家餐馆和旅馆夹杂在民居中,房顶上立着大大的招牌。

这边没有穿梭的游人,生活节奏也慢了下来。只见,妇女在阳台聊天,男人在路边打牌,小孩子在河边玩耍。鸡、鸭放养在河滩上,悠哉地在草丛中觅食。架在小树之间的竹竿上晾晒着渔网,看来主人已经打鱼归来。

石滩上有一个小码头,停靠着游船、竹筏和带舱的小船,没有游客上下,是一个供当地居民使用的民用码头。今日的漓江水位不高,将一大片石滩暴露在阳光下,渔民则趁水涨之前修理筏子和船上用具。码头旁,一条一米多宽的步道依偎在东岭下,向北延伸。

阳朔港和码头

阳朔碧莲峰图片1

瀑水渡码头就在碧莲峰下停靠着白色游艇的地方

从阳朔大桥到龙头山脚不到三公里的漓江西岸就有六个码头,由南至北依次是:富安、瀑水渡(古名‘山南渡’)、阳朔(迎薰门、水南门码头,俗称外事码头)、青阳门(东门、帜江楼码头)和龙头山码头(俗称内事码头)。除了龙头山码头是新建的,其余几个都是经过改建的老码头。

据历史资料记载,阳朔县城建立的同时也开通了阳朔港,{一说在隋开皇十年(590年),一说为北宋初年(970年前后)},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随着城市发展,港区不断扩大,如今,它北起龙头山码头,南至灵人山(原糖厂)码头,陆域和水域面积都增加了很多。

在阳朔大桥还没有开通之前,两岸客货往来全靠船运。其中,富安码头还担任了一段时间的车渡码头。如今,这些码头不仅是乘坐竹筏或游船的地方,还是观景和亲近漓江的好去处。

瀑水渡码头在碧莲峰东南角的悬崖边,1965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和邓颖超、张茜一行,1986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一行,均从该码头登岸,经南山厄(古称山南关,今名滨江公园,俗称风景道)入阳朔城。如今,南山厄山道已被南面的碧莲景观酒店和北面的山水园阻住了去路。

位于碧莲峰东麓山脚处的阳朔码头也是一个重要的老码头,居中高大屏壁上刻着“阳朔”二字。自古以来这个码头就是水路抵阳朔县城的主要码头,来访的国内外重要来宾曾经从此登岸,然后经迎薰门入城。

在阳朔码头以南约50米处,原来还有一个令公庙古码头,亦称火神庙、关帝庙码头。因其泊位狭窄,步级陡险,1964年修整风景道时被拆除。

在飞瀑桥北不远处,有一个石门洞,门上建有一座单檐六角亭,那就是青阳门和帜江楼,下面的码头就是青阳门码头,又称东门码头、帜江楼码头。

阳朔鳌鱼洲和龙头山图片

站在碧莲峰的影子里远望龙头山

如今,滨江路这边的码头基本上是供游客观景的平台,游船和竹筏都不在这里停靠了。也正因如此,漓江和东岭风光才能如展开的画卷般呈现在眼前。而在有众多船舶停靠的东岸则是另一番景象,这边是当地居民的家,他们在这里生活,修理船、筏,然后为对岸的八方来客服务,各得其所。

岸边有人正在修理竹筏,出于好奇,走近前去观看。原本以为被涂成蓝色的筏子是用粗大的竹子扎成的,细看之后才发现造筏材料是塑胶管子。虽然这样的筏子更轻便,更耐用,但就不是名副其实的竹筏了。

漓江上用马达带动的塑胶筏子滑行快,遇龙河上用竹篙撑的竹筏漂得慢,而两者带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者——缓缓的,静静的,听着鸟鸣,顺水漂流,悦目赏心。

远观碧莲峰“带”字摩崖石刻

下午五点半了,偏西的太阳斜照着碧莲峰,山影平躺在石滩旁的草地上,站在这里正好可以躲过那刺眼的阳光。

阳朔碧莲峰图片2

正在鳌鱼洲旁涉水飙车的越野车

举目望向碧莲峰,岩壁上那个巨大的“带”字摩崖石刻清晰可见。据说这红色的草书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刻在这块石壁上的。摩崖幅高6米,宽3米。“带”字高5.73米,宽2.91米。这擘窠书写得妙不易,刻出原来的神韵更不易。

作者是曾任阳朔代理知县的王元仁,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他翻阅了历代咏阳朔山水的诗词,觉得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两句最为贴切,特别是其中的“带”字点出了漓江的形态神韵,于是在五幅白布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带”字。

第二年,对文化事业情有独钟的贵州遵义举人吴德征来到阳朔任知县,看到王元仁写的“带”字,认为这个字不仅写得大,写得更是妙不可言,非常喜爱,立即请匠人刻在县城主山碧莲峰的临江石壁上。这便有了被视作阳朔名胜之一的“带”字石刻,后来还流传着“王元仁写带字,吴德征刻带字”的说法。

关于“带”字的含义,后世还有很多解释。常见的解释为:“带”字包含“一带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举世才”的一副对联(据《广西名胜纪游》)。阳朔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古人有意一笔勾,题刻带字影清流。来游往人纷纷过,谁家到此不抬头。

消失的阳朔八景之一“鉴寺僧钟”

再看那“带”字的右侧,有一座白色的山门,右下山脚处还有亭子和楼阁。据资料记载,此山原名鉴山,山上原有一座古寺“鉴山寺”{一说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年),一说始建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相传,古时的阳朔居民闻寺院钟声而起,听鼓声而归,这番景象被称为“鉴寺僧钟”。

如今,虽然重建了山门,但寺庙却被迁建到了十里画廊。在听不到钟声的鉴山寺原址附近,静卧着观景用的迎江阁和鉴山楼。无法替代的岂止是那古寺,还有与寺相伴的钟鼓声,僧俗之间的默契。当然,消失的只是“鉴寺僧钟”之景,而阳朔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依旧。

鲤鱼洲和鳌鱼洲

这段漓江中有两个沙洲,前端把漓江之水分流,各奔东西后在末端汇合。南为鲤鱼洲,北为鳌鱼洲。前者靠近西岸,在观莲路对面。后者靠近东岸,在滨江路对面。

阳朔县城滨江风光图片

对岸是阳朔县城的老城区,树立在中间的石山就是独秀山

走过鳌鱼洲对面时,突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转头一看,原来是四辆越野车在鳌鱼洲与东岸之间的水里疾驰。它们先后而行,不知是在练车还是在玩乐。只见,车身或驶入水较深处,奋力前行,发出沉闷的声音。或飞驰在浅滩上,把江水冲压成白雾状,像给越野车插上了一对翅膀。

每当看到它们行驶在水深处时,或者听到石子碰撞车体的咣当声时,我的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真担心车子出故障陷在水里。过后又觉得自己很好笑,有点杞人忧天。

滨江风光

走过这段石滩,前面的景色则归于自然。东岭上不见了房屋,葱郁垂阴。江水似鉴,云山倒影如画。远望龙头山,真不觉得它像龙头,倒像一只翘首仰望的石龟或者海豚。

再看那西岸阳朔县城的方向,江边只有一条绿带镶边,城区的房屋掩映在树木之后。青山环绕之中,阳朔公园的一支“独秀”如众星捧月。山水和草木成了画面中的主角,而老城区居然隐身了,成了“世外桃源”。

阳朔迎宾画廊和龙头山码头图片

龙头山脚的长廊就是迎宾画廊,码头在右下方

江边的青草长势正旺,一片油绿。大水牛在岸边吃草,小水牛见有人来吓得躲进了水里。不远处,两个男人坐在江边垂钓,看看网里,已经收获了几条小鲤鱼。前方没有码头,但岸边停靠着几艘游船,旁边还有一艘加油船,原来是中国石油的水上加油站,这倒是一个新发现。

步道大部分为石板铺成,个别小段用石子铺就,比灵人山那边的路好走多了。不知不觉已到了龙头山码头对面,步道也到了尽头。还有些意犹未尽,当看到水洼的对面有一条很窄的小土路时,又被好奇心驱使着继续向前探索。

走过去后,发现了另一个不知名的沙洲,上面生长着高大的树木。内侧的水道被人用大石块拦截了一段,正好可以坐在上面歇息一会儿。

静静地看着另一端正在玩耍的男孩子们,他们都穿着白色体恤。其中一人跨上竹筏帮朋友撒网,一人跳到水中游泳,其余的在撒好网后扔石头赶鱼触网。忙活了一阵,也嘻嘻哈哈了一阵,结果只得一条约五厘米长的小白鱼。他们并不因收获少而不快乐,我们也被那青春的笑声所感染,愉快地结束了今天的旅程。

返回途中,在阳朔大桥上看到了那几辆越野车,其中两辆被另外两辆用牵引绳拉着走。看来是出故障了,可见涉水飙车虽然刺激,但成本也是很高的。

走到观莲路的富安码头时,看到天边出现了一抹红霞,便决定走到鲤鱼洲上,去欣赏一会儿晚霞,同时吃掉那份简单的晚餐。

阳朔鲤鱼洲晚霞图片

站在鲤鱼洲上欣赏龙脊山后的晚霞

从小溪旁的石阶下去,穿过大排档,再下一段石阶便来到了江边。走过石板桥,踏上鲤鱼洲。坐在江边的大石头上,一边看景,一边吃晚餐,心和胃都已满足,再不可贪恋了。(羽翯 徒步时间 2017年5月4日)

附注:

  • 从龙头山码头到阳朔大桥的徒步路程为2.9公里,来回约6公里。
  • 别看漓江江面平缓,暗流很急,想要跳进去游泳的人切不可轻举妄动。
  • 虽然村子主街还比较干净,但河边的部分地段却堆积着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