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阳朔的那天,走到酒店对面的天桥下,就在街边小菜摊上看到竹篓中装的小河虾,不知出自漓江、遇龙河,还是山间的小溪?也不知好吃否?管它呢,过两天买点来,用这种阳朔小河虾煮揪面片,说不定也很鲜美呢。
自从决定轻装前行,我们一路都在精简装备。出弥勒来桂林前,就舍弃了菜板和擀面杖,准备用更简便的揪面片代替手擀面。效果还不错,工序减少,费时不多,口感还更好。
今天要搬家(也就是换酒店),但不影响我们中午做饭吃。早上吃完早餐,收拾好部分行李后,准备到对面的“城区市场”买点儿菜。由于房间的窗户对着楼道,所以下楼的时候才听到淅淅沥沥的水声。到了一楼,果不其然,外面正在下雨,于是返回房间带上雨伞再出门。
过天桥,来到市场门口,并不想进里面去,而想到街边的小摊上看看有没有阳朔小河虾卖。路过一位大姐的小菜摊,买了两颗生菜,又到对面买了一斤新鲜的大青枣(5元一斤),然后继续向前搜寻。终于发现了小河虾,还活蹦乱跳的,才8元一斤,果断地买了半斤。
当我高兴地提着买好的菜过天桥,又走了一段路才发现少买了一样东西——香葱,于是再过天桥,回到卖生菜的那个摊子上买了5角钱的小香葱。
回到酒店,先将小虾用开水汆烫一下,再洗得干干净净的。生菜、葱、姜也摘好、洗干净、切好备用。邵勇则负责揉面,再把醒好的面团切成条状,然后抹上些调和油备用。
11点半开始做午饭。小锅放油,烧热后放入姜丝,然后倒入小虾,略翻炒即可。
水烧开后,我俩一起揪面片。面全部下锅后,煮2至3分钟,再倒入生菜,烫一下就把炒好的小河虾加进去,然后放入葱花和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后,一大盆鲜虾揪面片就做好了,开吃。
说实话,漓江的小河虾味道比较淡,没有洱海的虾鲜美,个头太小,感觉不到肉的存在。不过,皮倒是很脆,面汤还是有些鲜味。或许,裹面炸,或者炒的时候再放多点香料,比如辣椒、花椒等等,味道可能会浓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