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逛西安西大街

来西安之前,我就收集了一些重要景点的资料,其中包括西大街。为了加深印象,我还在地图上作出标示,并对应相关的文字介绍,认真地做了一番功课。本以为可以把图上标示的地区都看一看,但结果却是顺着街边走马观花地游逛了一下,散散步而已。要想把西大街及其周边大大小小的街巷转遍,得花上几天时间。好在,准备期间,我的脑海里已经装下了好多的历史故事和想象的画面,面对身边的实景就看得有滋有味,虽然收获有限,心里却很充实。至于剩下的地方,就留待下回吧。

西安西大街旅游地图

我根据百度地图标示出西安西大街附近的主要街道和景点。这样,脑子里有了印象,可以节省时间,也不至于迷路。

根据西安城的历史,西大街始建于隋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西大街”这个名字则启用于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在今鼓楼两侧以及北院门一带,曾经不仅是唐代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六部及其他重要衙署的所在地,宋、元、明、清、民国的地方重要政府机关也曾经设在这里。其时,不仅官员们在此车来人往,还吸引着中国以及外国的商贾云集于此,于是,西大街便成为了贯穿古城东西轴线的商业黄金大道,繁华而热闹。

西安西大街景观图片

西安钟鼓楼、南北广济街口的时代盛典百盛大楼、安定门城楼都是西大街上最具特色的景观建筑。

如今的西大街也是集商贸、旅游、观光、餐饮、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街。所不同的是,这是一条东西向的、焕然一新的全仿唐风格建筑的展览“大厅”,它们大多是2007年竣工的西安西大街改造工程中的“杰作”。从钟楼一直到西安古城墙西门(安定门),在绿树成荫和宽阔的人行道两旁,还有浓缩展现西安历史和现在的浮雕,有明清风格的牌楼,有供市民和游客流连的广场。历史悠久的“七寺十三坊”就在西大街北侧,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不仅有古迹,还有美食。白天,可以去看看故事里的古老街道、宅院、寺庙。夜晚,挤进北广济街回坊、西羊市、北院门夜市的人山人海中,品尝数不尽的特色小吃。当然,不仅要有好胃口,还要有好体力。

附注:“七寺十三坊”中的七寺指的是化觉巷寺(东大寺)、大皮院寺、小皮院寺、广济街寺、大学习巷(西大寺)清真寺、营里寺和洒金桥寺。十三坊指的是化觉巷、西羊市、北院门、麦苋街、大皮院、小皮院、北广济街、狮子庙街(现并入北广济街)。实际上,现在不只七寺,地图上显示,还有几个新建的清真寺、清真女寺。

2016年8月12日傍晚,约18点40分,我们也坐公交车来到了钟楼,来欣赏西大街的独特魅力,来感受它饱经沧桑的风韵,并将当下的繁华热闹景象收藏在脑海里。盛唐无缘参与,眼下不容错过。从钟楼至西安古城墙西门(安定门),路程约2.2公里,对于我们来说不算远,边走边逛吧。先从西大街南侧开始,到了安定门再从北侧返回。那么,以钟楼作为起点,开始行动——

钟楼

西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就是钟楼,它既是一件文物,也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还是西安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和地标建筑,吸引着来来往往的目光。据资料显示,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钟楼时,它在鼓楼西面,在北广济街与南广济街(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交界口附近的迎祥观内。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因城市扩张的需要,将它整体搬迁到了现在的位置。

西安钟楼图片

夕阳下的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的建筑形制、级别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国都南京。在皇权社会当中,所有的建筑都要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西安钟楼不仅重檐四角攒尖式屋顶与故宫中和殿相同,楼中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又称宫殿建筑彩画),同样只使用于皇家建筑当中。这也证明了当时朱元璋的确有迁都的打算,后因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位老年丧子的父亲,年迈的皇帝也就无心考虑迁都的事了。

钟楼一层西北角本有一口唐景云二年(711年)铸造的“景云钟”,据资料记载,铿锵钟鸣声,飞扬数十里,钟楼也因此钟而得名。安史之乱中,迎祥观和钟楼化为灰烬,景云钟也废弃不用。明朝在原址上重建钟楼,景云钟得以再度面世。钟楼东迁后,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特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了一座斜桥,据说“桥梓口”因此而得名。奇怪的是,移过去的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1953年原来的景云钟作为重要文物被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1996年西安市仿制了一口与景云钟近似的铁钟,仍悬挂在西北角。

《盛世长安》浮雕

离开钟楼,沿着西大街南面的步行道向西走去。行道树和穿梭的车辆挡住了街对面的景观,只好收住贪婪的目光,专心欣赏身边的仿古建筑。它们实际上是现代建筑加以深灰色的屋檐或飞檐,就像是文艺女青年衣服上的水墨画,头上的仿古发钗,既时尚又带点儿古韵,没觉得他们格格不入,反倒想多看几眼。

西安《盛世长安》浮雕图片

全长为90米、高为6米的《盛世长安》浮雕的制作材料为仿铜树脂和人造石,质感和立体感都挺强的。

走着走着,发现左边的一面白墙上有一大片浮雕,上面似乎有丰富的内容可看,于是,近前仔细地欣赏了一番。这个大型浮雕的名称为《盛世长安》,用浓缩的画面展现西安的历史和现在。它以西安市市徽为中心,分为东面的古代部分和西面的近现代部分,每部分都由多个板块组成,主要如下:

  • 古代部分有:半坡先祖、轩辕黄帝及黄帝陵、大禹治水、嫘[léi]祖(轩辕黄帝元妃)养蚕、文王访贤、司母戊鼎、周公辅成王、秦王扫六合、兵马俑、修筑长城、秦始皇陵铜车马、司马迁著《史记》、女皇武则天、唐宫乐舞、玄奘取经、丝绸之路、昭陵六骏。
  • 近现代部分:西安事变、七大会议、毛主席在延安、陕西民间艺术、文武盛地、航天科技、西部硅谷、大丰收、现代化农业、能源化工基地、钟鼓楼。

南北广济街口

夕阳的余晖照了过来,我们加快了步伐,扫视着身边的街景,直到遇见了它——时代盛典和百盛大楼,一组气派的仿古建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按照地图标示,这里就是南北广济街的交界口。北面,大楼的主楼横跨在北广济街口,下面由若干粗大的红柱子架设出中间宽两边窄的五条通道。一眼望去,整个建筑真是够霸气的,像个全身披挂的将军,站在路口审视着来往人等,透着一股英武之气。南面,就是曾经声名远扬的唐朱雀大街,如今叫南广济街,直通西安古城墙朱雀门。

西安时代盛典百盛图片

这张图片是从百度全景地图中截图过来的,我在现场拍照时,很难取到这样的全景。

说到北广济街,就不得不提“七寺十三坊”中的“狮子庙街”。之前,我在地图上找不到狮子庙街,就搜索了一下网页,终于让我找到了它。1949年以前,北广济街仅指从西大街到麻家什字的一段,而麻家什字到红埠街的一段被称为狮子庙街。

西安古城墙西门(安定门)

看到了上面的景观之后,其它的仿唐建筑就显得黯然失色了。我们继续加快步伐,匆匆赶到西门附近,远远的望着安定门,排了几张照片,然后就穿过马路由北侧往回返。安定二字意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西安”也有此含义。

西安古城墙西门安定门图片

这张也是百度全景截图,我当时离的有点儿远,而且城楼的大部分被茂密的树枝树叶给遮住了,拍摄效果没这个好。

西门建于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安定门有三重门楼,即正楼、箭楼和闸楼。它有三道城墙,正楼在内,箭楼居中,闸楼向外。正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如今,西门箭楼、正楼雄姿犹存。在正楼内,还保存着千余平方米的具有600余年历史的精美彩绘,可惜今天没有时间仔细游览了。

大学习巷

离开安定门,从西往东走,依次经过大麦市街、小学习巷南口,来到大学习巷。一座明清风格的四柱三门式牌楼立在入口处,我们穿门而入,看到道路两边已经有小吃摊在招揽着生意,后面的清真饭馆也在开门迎客,但明显生意清淡。街道上过往行人不多,食客更是零零星星。这里明显不是我们正在寻觅的那个热闹非凡的“回坊”。于是后转,走出巷子,继续向东走。

西安西大街大学习巷牌楼图片

西安大学习巷南入口处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牌楼,两侧的柱子是悬空的,或许因为路太窄了,不便于再立两个水泥桩吧。

不过“学习巷”这个名字倒是有点儿意思,关于名称由来的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很久以前,学习巷地区曾是从西域来西安定居的穆斯林学习语言、文化、制度的地方,由此而得名。过去大小学习巷统称学习巷,后来为了好区分,才逐渐有了大、小之分。当地一直有个口头禅,“大学习巷不大,小学习巷不小”。意思是说:大学习巷看起来街面宽阔,也是邻近西大街的一条坊上的主街,但其住户并没有小学习巷多。

另外,据说其西侧的小学习巷街道像葫芦形,入口很窄,里面还挺宽,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老舍《四世同堂》里的北平小羊圈胡同,那个葫芦嘴儿、葫芦腰、葫芦肚子的小巷结构。而且,小学习巷内支巷很多,死胡同也很多,初来此地的人会有些摸不清方向。待到下回来西安,一定要来闯闯这“迷宫”。

都城隍庙

离开学习巷,向东走不远,大概一百米左右,就看到了路边立着一个高大的明清风格的木牌楼,六柱五门式,描龙画凤,斗拱飞檐,规格还挺高的。牌楼正面的木匾上纵向书写着四个贴金大字“都城隍庙”。问题来了,为什么是“都”城隍庙呢?

西安都城隍庙牌楼图片

站在下面抬头仰视西安都城隍庙牌楼上的斗拱,密密麻麻数不清。有它们撑顶,才使得飞檐那么的翘。

原来,这里的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东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现址,是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城隍作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牌楼两侧各蹲着一只面目狰狞的大狮子,是后来制作的,原来镇守在此的一对铜狮(1559年铸造)被放置于陕西省博物馆。牌楼北面也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你来了么”,看似一句简短的俗语,却是道家警语,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城隍庙都有这四个字,告诫人们要时常拷问自己的良心,敢不敢面对城隍爷?据民间的说法,城隍神洞悉一切,行善的人即使不说,城隍神也要褒扬,作恶的人即便百般掩饰,城隍神也必定会惩罚。那么,就可以这么理解了:你敢来面对城隍神了吗?

西安都城隍庙山门图片

“天道酬勤”时刻铭记在心,也时刻鼓励着我。

牌楼后面是城隍庙的新建骑楼,为楼阁式建筑,由两层楼、三开间组成。它既是骑楼,也是寺庙或道观的山门,又称“三门”。在三门的横眉处,从左至右横置着三块木牌,上面分别书写着“道通天地”、“天道酬勤”、“紫气东来”,突出了道教文化。我很喜欢“天道酬勤”这句,警世人不要消极懒惰,鼓励人积极勤奋。

穿过山门,一条青石甬道直通城隍庙,两旁的商铺及其门口摆放着各种小商品,如果不是之前有所了解,还以为进入了一条购物街。天色渐暗,铺内的灯也亮了起来,我们只走到前面的拐角处,没进城隍庙就出来了。

据载,西安都城隍庙在明、清朝代多有毁废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庙毁于火灾后,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下令拆除明代秦王朱爽府第的砖石木料,用于重建都城隍庙的主要建筑,但清光绪年间的火灾与后来的日军轰炸,使建筑先后又遭受两次重创。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都城隍庙,也只有大殿为清雍正重建的原构,其它大部分建筑则是在2003年后西安西大街改造工程中修复和重建的。

回坊(回民街)

走出都城隍庙的山门后左转,向东走回到之前看到的时代盛典和百盛大楼,进入楼下红柱子架起的空间里,原来这里是个大停车场。顺着路往北走,就看到了一个横跨在路上的绿色牌子,顶上的半圆形部分书写着“回坊”两个字。此时,夜幕还未降临,天边尚有残白,这里却是灯火通明。我们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在停车场右侧的小卖店里买了两瓶水,坐在石墩上边喝水,边休息。

西安北广济街回坊图片

瞧!这家的羊骨架真多,红柳也插成了小山,冒着油和香气的烤羊肉串令人垂涎欲滴。

片刻之后,我们走进了这条小巷。入口处的人还不算多,越往里走越拥挤,一些骑着两轮、三轮摩托车的人也来凑热闹,把里面堵得水泄不通。路两边,商家的伙计们卖力地吆喝着,用带着回民口音的普通话大声地宣传着自家的美食和特产,招揽过往的顾客。最吸引眼球的要数那红柳烤羊肉了。你看——摊子旁边挂着的是一幅幅被剃干净肉的羊骨架,似乎在告诉大家谁家的肉更新鲜,谁家生意更好。在插成小山状的红柳枝旁,小伙子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抓着红柳枝翻烤着羊肉串,红红的炭火上,羊肉正吱吱地冒着油,真谗人!我忍不住买了两串吃,真香。还想多吃,被邵勇拉住说:“前面还多着呢,还有北院门呢。”于是,我咽下了口水,快速离开这个诱惑之地,前往下一个目标——鼓楼。

“坊”源于唐代,是唐时的一种区域划分,唐长安城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容纳了大量从西亚、中亚迁入的穆斯林。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依清真寺而居,这种布局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座清真寺都形成一个“坊”,也称回坊,俗称“回民街”。回坊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西安古城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和品尝美食。

说起回坊,它其实不只是一两条街,而是指西大街以北至莲湖路为止的西安古城墙西北隅的一大片区域。如今的回坊既是教坊,也是市坊。“依寺而居,依坊而商”说的就是这种集宗教和贸易为一体的穆斯林居住、生活和交往的社区。现今西安的回坊主要集中在莲湖区内的北院门、化觉巷、麦苋街、大皮院、小皮院、西羊市、北广济街、庙后街、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大麦市街、洒金桥、早慈巷、香米园、红埠街、劳武巷、光明巷、西仓、东举院巷、新寺巷、东寺巷等街区。其中以北院门、西羊市、北广济街的回坊最为有名,最热闹。

“坊上人”是西安地区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的一种亲切称谓。他们擅长制作小吃,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清真饮食风味,而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细,荤素搭配,甜咸辣口味适中,品种众多。其中以牛羊肉为主的小吃最受欢迎,比如牛羊肉泡馍、烩羊杂、粉蒸羊肉、羊肉饼、水盆羊肉等,而烤馕、糯米桂花糕、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等也令不少食客垂涎欲滴。

鼓楼

离开北广济街的回坊,夜幕已经降临,我们快步向东行进,终于见到了鼓楼广场。此时的鼓楼,灯火辉煌,把整个大楼照射得金光灿烂的。鼓楼与钟楼等高,都为36米,占地面积也一样,为1377平方米。所不同的是,鼓楼建筑的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即三重檐),楼呈长方形。钟楼为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式,楼呈正方形。

西安鼓楼图片

灯光下的鼓楼又是另一番特色,在夜幕中格外显眼。瞧!二十四面节气鼓像是一面面反光的铜镜。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鼓楼建成后,一直为西安城司辰报时,日落时击鼓起更关闭城门,夜半深更击鼓警戒行人,日出前击鼓亮更开启城门,故称“鼓楼”。

据资料显示,从唐朝开始,直到五代、宋、元时期,都在西安鼓楼的所在地建有鼓楼。唐朝尚书省和六部在此击鼓司辰,提醒官员上朝退朝,鼓楼名为“敬时楼”。元朝在此处建的鼓楼名为“定时楼”。也许是被战火焚毁,也许是憎恨前朝遗物,总而言之,之后的朝代都在此地建鼓楼,包括明朝的这座。

楼上原有一面巨鼓,早已不知去向。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鼓楼一层回廊上的二十四面“节气鼓”,每面鼓上写着一个节气。据说,按照不同的节气,这些鼓还有各自不同的鼓点韵味,相当有特色。可惜今天无缘一听了。

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和钟楼相距仅200米,晨钟暮鼓,东西相望。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声音。

在鼓楼第三檐下,南北各悬匾额一块,南匾为“文武盛地”,北匾为“声闻于天”。“文武盛地”取自“钟为文鼓为武”的传说,在历史上,鼓、钟二楼并称为“文武楼”。“声闻于天”取典于《诗经·小雅·鹤鸣》中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诗句。

附注: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冠冕。早在汉代,劳动人民就创造出多种如庑殿、歇山、悬山、攒尖等形式的屋顶。在君主专制社会里,屋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重檐即是统治阶级为提高其权威而独占的一种形式:重檐庑殿为最尊,如故宫太和殿;重檐山次之,如天安门。鼓楼的屋顶形式即“歇山顶”式,与天安门等同,但比其还高出一米。

北院门

从鼓楼周边的盘道绕到其北面,正对楼洞的这条街道就是北院门大街了。里面已经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了。两边铺面及其灯箱的光芒组成了两条火龙,在树枝树叶搭设的“树洞”里,向前方延伸,直到交汇。中间的人群也挤成了长蛇阵,近处还能看见身体,远处就成了一个个反着光的小黑点,像蛇身上的鳞片。美食的魅力就是这么大,越挤着吃越香。我们没力气往里挤了,就在入口附近随便买了点儿东西吃。等到第二次从位于西华门大街的北院门石牌坊进入时,也是走到西羊市入口处,就被拥挤的人潮“吓”回来了。

西安北院门夜市图片

这是第二次去北院门时,从其位于西华门街石牌坊入口这边拍摄的。如果要逛景点还是白天来比较好。想吃美食,淡季来吃可能就没这么拥挤了。

在回坊的众多街道中,北院门可以说是最热闹,最繁华,最引人注意的一条。不仅因为这里有数不清的美食,还因为这儿有高家大院“状元及第”等古迹;不仅因为这里曾是古代、近代政府的行政中心,还因为这里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并有了“高家的墙,马家的房,米家的金子拿斗量”这句传言;不仅因为慈禧曾经驻留于此,还因为这里曾经拍摄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西安事变》、《家族》、《聊斋》等知名影片。原因还有很多很多,人们的目光就这样被吸引到了这里,来了西安,就忍不住要来这里游逛。

好了,今天就逛到这里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美景也要慢慢地品。总的来说,我感觉西安西大街的美丽来自于城市工作者精心的打扮和维护,他的魅力来自于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他的活力得益于人们生活的富裕和惬意。